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忘分为义严分以明礼而后忘分以行道故其变也
 六四为大有六五为小畜而上九为泰盖大有者虽
 以刚畜贤而不废下士之礼也小畜者虽以刚畜贤
 而不废 从谏
之德也泰则进此矣虽以刚畜贤而交
 际之情亦不废焉故初虽利已而终应于四二虽说
 輹而终应于五三虽利艰贞 (第 6b 页)
 汤以德得天下太甲何以嗣之哉惟亲惟长始家邦
 而终四海焉守约而施博也
呜呼先王肇(始/)(桀废而/汤修之)人纪(三纲五常本/秩然有纪) 从谏
弗咈
(违/)先民(先觉/之人)(是/)(顺/)居上(为商/之君)克明(君/道)为下(为夏/之臣 (第 10a 页)
)克
(臣/道)(用/)人不求(责/)备检(责/)(已/)若不及以至于有万

邦兹惟艰哉
 人纪者天下事事物物之理也叙于天修于君 从谏
 
若先民所以讲明此纪也克明克忠所以躬行此纪
 也不责人而责己修己之要在己而已汤之工夫积
 累如此乃至于 (第 10b 页)
 此欲其率属佐王也
呜呼钦予时(是/)(纳诲/之命)其惟有终
 高宗傅说之会遇可谓一时之懿矣善终之在说深
 体此纳诲之命而已
说复(还/白)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
不命(命纳/诲)其承(奉/)(谁/)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第 15a 页)
 高宗欲说钦其命以纳诲然臣之谏不谏不在乎君
 之命不命顾其从不从如何耳后之 从谏
能如木之
 从绳则主圣臣直虽无纳诲之命而自承其 (第 15b 页)
从谏

 意矣况有命而谁敢不从乎盖高宗欲责之人而说
 则使求之已也
说命中第十三       商书
惟说 (第 15b 页)
(所不爱立敬于其长充之而无所不敬亲亲之/杀尊贤之等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以此嗣汤德)呜呼先
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肇/始)
(也汤人纪之修自立 (第 8b 页)
爱立敬始 从谏
顺先哲居上明为/下忠待人恕治已严皆人纪也爱敬之充也中庸九经)
(爱敬而已桀废弃人纪汤始修之而/遂以有 …… (第 8b 页)
而不及泉犹/无终也虽然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何时而终乎夫是)
(以有敩学/半之论)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
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木之从绳虽/曲必正后之) …… (第 28b 页)

(从谏
虽狂作圣学问之移人也舍己/从人乐取诸人以为善圣人分量)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是为冢宰/始臣之也)(第 29a 页)
虽圣人亦患之/复上六曰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
(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夫 从谏/
弗咈改过不吝君之道也恶谏护过迷而后复岂其道)
(哉然迷而不复则遂亡矣秦皇是也迷而能复虽晚犹/庶几于救 (第 20b 页)
 之相资曲蘖盐梅异味之相济至股肱惟人之喻则
 一体之相须一有不具不复得为人矣此高宗之见
 道益深而望说益切然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傅
 说固尝以圣期其君矣良臣惟圣高宗终以圣责诸
 臣焉君臣之责望如此其足以成中兴之治也宜哉 (第 45b 页)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如此等处直为
之废卷慨想而不能 (第 11a 页)
之长始于家达于/国终而措之天下矣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
(敬自长始/教民顺也)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 …… (第 10a 页)
此言成汤之所修人纪)
(者如下文所云也纲常之理未尝泯没桀废弃之而汤/始修复之也咈逆也先民犹前辈旧德也 从谏
不逆先)
(民是顺非诚于乐善者不能也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为下克忠言能尽事上之心○吕氏曰汤之克忠) …… (第 10b 页)
之)
(民/也)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敬我是命其思有终/也是命上文所命者)说复
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
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答钦予时命之语木从绳喻/后 (第 32a 页)
从谏
明谏之决不可不受)
(也然高宗当求受言于己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 (第 32a 页)
从谏/
臣虽不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 …… (第 32a 页)
(说于是而犹有所不言则有其罪矣上篇言后克圣臣/不命其承所以广其 从谏
之量而将告以为治之要也)
(此篇言允协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所以责其/躬行之实将进其为学之说也皆引而 (第 34b 页)
 则高宗惟欲其成己德而已未及乎济难泽民也此

 说善
林氏曰桀以拒谏丧汤以 从谏
兴纣以拒谏丧武王以
  (第 4a 页)
从谏
兴秦隋以拒谏丧汉高祖唐太宗以 (第 4a 页)
从谏
兴历
 代兴衰之本未尝不系乎此高宗命傅说以纳谏而
 傅说复之以 (第 4a 页)
从谏
盖以为天下之事未有不先于此
 故礼乐刑政未尝一言及之而惟以此相告勉此说
 亦善
说命中 …… (第 4a 页)
 成则何俟于臣言而臣钦若将顺亦有所不必言也
 以君能行之而后言则可若以君德己成而后言则
 德之未成者果何赖哉曰林氏谓允协先王成德为
 能合成汤 从谏
弗咈之德故言惟说不言有厥咎曰
  (第 6a 页)
从谏
固能成德然谓成德为 (第 6a 页)
从谏
则牵强矣且高宗
 谓说之言旨哉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盖赞美其
 言之可行耳非于此方求其言也故说答以知我 (第 6a 页)
 初而又虑不知其要将无以推其所为也于是以嗣
 德为谨始之戒而以孝弟极终始之功岂非治天下
 国家之要而无愧于烈祖之成德者欤
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 …… (第 4b 页)
 图惟厥终然后能率属而期于远到此其上下之相
 率尊卑之相统不正其身如正人何而所恶于下无
 以事上高宗命说之初辞其已及此矣
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 (第 16a 页)
不祗若王之休命
 以从绳喻 从谏
君之所以从臣也由克圣而若休命
 臣之所以从其君也君臣之间非相为苟从亦各尽
 其道而已矣然 (第 16b 页)
从谏
之初犹截然规矩准绳之不可
 易克圣之后则臣之从君固有超然命令之外者况
 君命之美哉祗若休命乃将顺其美 (第 16b 页)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论语侮圣人之言郑语史伯曰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
穷固焉比谋吴语子胥曰今王播弃黎老而孩提焉比
谋先汉樊倏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
大臣多见废弃
  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 (第 11b 页)
  兹惟艰哉
荀子君臣篇曰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
明为下则逊下文又曰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淮南子
汜论训下君子不责备于一人亢仓子训道篇君子检
身常若过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惟由己 从谏
如顺流诗曰惟先民是程
  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 (第 12a 页)
 齐 胡安定先生曰郑伯以逃首止之盟齐人连年
 伐郑未已郑惧欲求成于齐故先使世子受盟于宁
 母家氏曰管仲可谓知以礼服人者矣桓公亦可谓
 乐 从谏
知自克者使桓公从子华之言以诈而服郑
 事未必济且失诸侯今示之以礼绥之以德郑不旋
 踵而请盟是以宁母之 (第 4a 页)
平之反以敌
遗子孙勇于伐随而怯于灭随非前工而后拙也以少
师既死则随无受病之地也呜呼小人之根未去则虽 从谏
不足喜小人之根既去则虽军败不足忧为国者
其务去小人之根也哉 (第 5a 页)
   (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
古今以人君拒谏为忧吾以为未知所忧也首人君之

恶者拒谏居其最置是而不忧将何忧曰君之拒谏可
忧而非人臣之所当忧也君臣同体君陷于恶臣不为
之忧将谁忧曰君有君之忧臣有臣之忧未闻舍己之
忧而忧人之忧者也人臣之忧在于谏之未善不在于
君之未 从谏
之道难矣哉诚之不至未善也理之不明
未善也辞之不达未善也气之不平未善也行之不足
以取重于君未善也言之不 (第 19a 页)
 天子以于谨为三老天子北面访道乃寘几席天子

 遂问云朕当天子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府之要何
 以诲之三老乃告之以忠信 从谏
与夫纪纲赏罚武
 帝拜而受之如曹参得盖公之一言以之治齐以之
 治天下是老成人之言其可重如此古人之乞言 (第 18b 页)
 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
 语甚精得古大人格君心之道非伊尹不足以当而
 伪作伊训者乃改以为先王事云先王 从谏
弗咈先
 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语反浅近唐杨倞注荀
 子亦以此书曰为伊训而不言其有不同者
 又按治历 (第 25a 页)
呜呼!
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
先民时若。
居上克明,
为下克忠。」
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
以至于有万邦。
兹惟艰哉! (第 2a 页)
 也二书既亡虽不可考然训义明白似亦有理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尹伊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
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己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
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
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
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
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
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 (第 12b 页)
 王当是言古之先王矣然此三书屡称先王皆指汤
 不应此独言古先王是高后亦不可作汤说也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高宗方以痛谏望傅说而傅说乃首以 (第 4b 页)
从谏
望高宗
 呜呼旨哉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 (第 4b 页)
 劓割夏邑之割
荡荡怀山训荡荡广貌王道荡荡训荡荡广远也
怀山训怀包其四面也邦之荣怀训怀安也
襄陵训襄驾出其上也赞赞襄哉训襄成也
有能俾乂训俾使罔不率俾训俾广韵曰从也

有能俾乂训乂治也从作乂训乂条理也
佥曰于鲧哉训佥众共之辞四岳与其所领诸侯之在
 朝者同辞而对也佥曰伯禹训佥众也四岳所领四
 方诸侯有在朝者也
咈哉训咈者甚不然之辞罔咈百姓 从谏
弗咈咈其耇
 长训咈逆也
方命圯族训族类也罪人以族训族亲族也官伯族姓
 训族同族也 (第 9a 页)